《二十五,二十一》觀後感 — 既然如此相愛,為何選擇分開
- V
- Apr 22, 2022
- 3 min read
如斯相愛的兩個人,為什麼一定要分開?
這或許是大家對羅希度和白易辰分手結局的最大疑問。
雙方退後一步,或者坦承交流,大概就能避免分手吧。
這是理所當然的想法,同時亦是過於理想的妄評。
仔細想,兩人總歸會分開好像是注定的宿命。
在羅希度角度而言:
父親的去世令母親更沉醉工作,熄滅了希度所有的明燈,也掐斷了家庭帶給她的愛和理解。
曾經的劍擊冠軍變得一蹶不振,大家不會記得劍擊天才羅希度,只知道她是某主播的女兒。
她對母親忙碌於工作的不體諒非單純因為缺少了陪伴,而是缺乏交流。
看到母親痛哭後,希度明白母親從前緘默背後的脆弱,對她不再只有怨恨。
回想她一開始對劍擊的勝負欲,源於想比母親優秀,被宥琳重視。
由此至終,羅希度都是想被別人看見。
同時渴望被信任,能跟所愛之人分享喜悅,分擔憂慮。
白易辰的愛,是支撐著羅希度被母親冷落,被世人奚落時的底氣。
二十一歲的羅希度有著熱烈的感情 — 全力以赴地追夢,義無反顧地愛人。
對她來說,愛情是渴望,擁有,以及一起面對前路的各種。
作為朋友,希度沒有責怪易辰突然消失,選擇繼續為他默默加油。
作為戀人,希度理解易辰留在紐約的意義,但不能原諒他的冷淡。
當她的鼓勵對他再沒有用,她知道這段關係將迎來盡頭。
再看白易辰的角度:
白易辰出身在一個幸福的富有家庭。
他有錢,帥氣,可以做廣播,玩樂隊,做任何自己熱愛的事。
他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活,他有更宏大的價值觀,從他曾夢想著到NASA工作為人類帶來更大貢獻這點可得知。
這亦解釋了為何白易辰主動應徵紐約特派員。
家道中落後,白易辰不僅要面對債務,還有失聯的家人以及處處落魄的生活。
他迷茫了。
羅希度的愛,成了白易辰失意無助時的避風港。
二十五歲的白易辰經歷了家族破產,承受著職場壓力,心智更成熟了,也變得更現實。
不論是因為前輩的讚賞,抑或他對記者工作的責任及使命,現實終歸把他留在紐約了。
希度對於易辰而言是閃耀的存在,「我把她的時間看得比自己的還珍貴」,他對她的愛是一直默默的守護,希望她能活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下。
遇到問題選擇自己面對,有負面情緒時躲起來自己消化。
他以為他在保護著她情緒,她卻覺得他逐漸疏遠。
沒有誰對誰錯。
只是對待感情的價值觀不同,各自堅持的原則存有差異,令兩人可以相愛,卻不能為了廝守對自己人生作出讓步。
就如當初希度在橋上提議,把他們的關係定義為彩虹其實再貼切不過。
他們的感情在經歷種種後迎來突破。
他們的愛情就如彩虹般美,七色糖果般甜,同時亦像幻影般短暫。
也許,他們的關係並沒有結束,只是換了一種形式,由愛情變回彩虹。
二十一歲的羅希度體會到愛情的悸動,也領教到隨之而來的失望與悲傷。
二十年後的羅希度禰補了遺憾,重新把彩虹的美好定格在青春的回憶錄裡。
沙灘戲水那幕尤其青春!
初戀大概就是把愛意藏在眼底,享受著在你身旁時的心如鹿撞。
Comments